-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8-12-19
|
[wma]http://tg5.acoly.cn/musiclist8/0/1/5236/99044/99045/99052.wma[/wma]
面对这样的事情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到底是观念还是惰性决定的?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我们除了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我说的“鱼”不单单指救助金,其中也包括各种培训。“渔”则指思想、意志和观念。
如今“鱼”有了,可是却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甚至有的人宁愿去打麻将,或者在家里待着玩着也不愿意去挣那5分钱。而这些人又都是什么人呢?他们几乎都是低保户,需要国家救助的人。这些人难道都是老人?或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可能的。95%以上的人是完全可以来做些事的,但是小钱不想挣,大钱又挣不到,最好宁愿拿着可怜的低保过日子。不能不说这是这部分人的悲哀,往大了说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是授“渔”的时候了。要怎么样才能转变他们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呢?如果感觉自己有点能力劳动而不去劳动很可耻的话,就会减少很多这样的人。可是,却偏偏不是这样。我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却不愿意将这些时间用来挣钱,靠自食其力去生活。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改变这些真的不容易,我们也深感做件好事很难,哪怕是我们无一利而对受助群体有很大利的事情,也不容易得到受助群体的认可和参与。
要想改变观念和行为,我觉得第一个应该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思想解放了,能够用心去做事了,才是动力,才会有效果。
第二个应该营造一个不劳动可耻的社会环境,让懒惰者没有生存的空间。
第三个应该有人经常督促检查并制定量化细则,对于有劳动能力却不肯劳动者,可以撤销其低保等救助待遇,也许能够激励他们努力吧。
第四个应该让他们品尝到劳动的快乐,勤劳者就可以比懒惰者生活富裕一些,别人看着眼馋才好。
这是个社会问题,岂是短短几语能够解决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活着的意义是奉献也不是索取,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正在载入...
[ 本帖最后由 苦痛的轮回 于 2009-5-14 00:5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