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8-12-14
|
学成归国的宋美龄,已没有“小灯笼”的影子,当年扎着“蟹洞”的丑小鸭已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以她的开放、博学和见识高超的社交能力和让异性心动的美貌,艳压群芳,使多少上海滩上的交际花黯然失色。在以后的10年间,美龄参加过一些社会工作,任过上海儿童劳工委员会委员和中美英妇女会联席委员会委员等职,还在电影审查委员会和基督教青年会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她未做过什么实质性的工作,也未取得什么成绩。她的一生都是这样,缺少干事业所必需的韧性和耐力,不想通过努力和奋斗去登上成功的阶梯,因而也很难取得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可她又总想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闻名于各界。这是长期在名人圈内周旋而产生的心态。
宋美龄长期生活在名人圈内,养成了目空一切、眼高手低的陋习,看不到名人曾为成名付出的辛劳,只欣赏名人的声望和待遇。她愿意享受名人们的一切,可不愿付出名人们曾付出的代价;她羡慕名人们的成功,可不愿像名人那样去奋斗。
要实现这一点,作为名女人和漂亮女人,不是没有可能,宋美龄的姐姐就是例子,用联姻的方式,一跃而进入上层圈,谈笑封侯,改变自己的命运。姐姐的路就是妹妹的路,就像宋美龄自己宣布的那样:决不给一个中国大亨做夫人。她在丰裕家境中长大的经历,使她并不知道缺少财力的苦衷,只是认为金钱仅为一种供人享受的方便之物。在宋家三小姐身上,没有继承父辈善于赚取高额利润的因子,她需要权力、地位,需要一个政治舞台。当然,有了权力和地位,在旧中国等于就有了金钱和享受。
宋美龄在观察和等待,选择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超人的权力和地位的郎君。由于有大姐夫、二姐夫的存在,宋家的三女婿当然是个过人之辈。小妹不会甘居姐姐之后,她在慎重选择。终身大事上,这位新女性一反常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共用了10年时间,和蒋介石结婚时已经30岁。为避开用在女性婚事上不太雅观的“而立之年”,从当时起,宋家就把宋美龄的出生时间向后推了3年。
宋美龄留美期间有过恋爱经历,正值妙龄的漂亮女大学生与人谈情说爱实属正常。宋小姐最终选中的白马王子是人已中年的蒋介石。
蒋介石的几次婚恋
对于蒋介石的出身和家庭,宋美龄是不屑一顾的。
和宋家显赫的门第比起来,蒋家是微不足道的。蒋家位于浙东北奉化的一个乡间小集镇溪口,如果没有蒋介石,即便当地风景再好,再有旅游价值,溪口也不会有今天如此大的名气。
蒋家累代务农,祖父辈起兼营经商,他们的生活平淡,不像宋家那么多彩;蒋家是小敲小打,宋府是轰轰烈烈。蒋家的成就也就不能和宋家相比。在蒋介石8岁和9岁时,祖父、父亲相继去世,家景中落,殷实小康成为过去。
1937年蒋经国带着蒋方良回国,中间是毛福梅,毛福梅怀中是蒋孝文。
蒋介石的学历和宋美龄的学历则各有千秋。蒋幼时接受私塾式的旧式教学,17岁到县城接受新式教学,所以他的传统文化和古文功底扎实。后来先后考进对中国近、现代军事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美中不足的是两校的课程都没有学完。蒋、宋的学习方向不同,宋主要是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提高文化层次。蒋所学的确有现实效益,所以尽管蒋介石的学历不完整,可所学的军事知识导致他日后政治上顺利发展。有宋美龄那样的文化构成的女人,在当时枪杆子决定一切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在政治圈有多大发展,需要有强大的武力作靠山。有蒋介石那样背景的男人,也需要宋美龄那样有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及在经济界有一定实力的人协助。说到底这就是蒋、宋联姻的基础所在。所以,蒋介石能够一概不严肃的私生活见宋后不娶二女;宋愿意与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无共同之处、浑身上下不见洋味、且已有过三房妻室的蒋介石结合,原因皆在此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