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8-2-8
|
在都江堰,靠近213国道的几个乡镇,灾民的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房子垮塌了的村民已搬进了安置房,房屋虽被损坏但却没有倒塌的人家,已经修理好或者正在修理自己的房子。镇上的农贸市场,每天人头攒动,铺面未被损害的商家,店门也早已打开。街的两旁,坍塌下来的碎砖残瓦尚未被清除,而街的中央,却早已被小贩的摊子占据。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叫卖声,讨价身,还价声此起彼伏。恍惚之间,我似乎忘记这里曾经遭遇地震。也许,大灾之后,恢复一个乡镇真的要比恢复一个城市容易得多?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人心也是如此吗?
回母亲家时,小侄女告诉我母亲领救灾物资去了。说不清什么原因,心里忽然就烦躁起来:救灾粮领了,救灾款也领了,除了没有救灾帐篷,现在家里还缺什么呢!不自觉地又想起母亲前两天告诉我的一些事:
一些人将救灾的面粉拿来喂猪了,原因是救灾的面粉没有东北那些精制面粉好吃;
隔壁一家人领了救灾粮后连家都没有回,直接用车推到街上去卖了,然后拿着钱游玩去了;
还有人领了救灾款后,几个人一起打麻将,被空中巡查灾区状况的直升飞机观察到了;
……
母亲回来了,两手空空。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故意问母亲今天发的什么救灾物资。母亲说:“上面分下来十多样东西,有毛毯,羽绒服,被子等等。因为不够分,就让我们抓阄。我想我们家也用不着那些东西,就回来了!”
“抓阄?”我心里吃了一惊。想着那些还坚守在汶川工作岗位上却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的朋友,想着地震之后还要举家搬迁的绵阳北川人,我的心又痛了起来。
还有很多事情,它们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总觉得该再说点什么,但是,我从键盘上敲出来的仍然只能是下面一段文字:
有些事情,我亲眼看到了,可是,我不敢说;
有些话语,我亲耳听到了,可是,我不能说;
有些过程,我亲身经历了,可是,我害怕说;
有些感受,我亲身体验了,可是,我无法说。
我的文字,是真实的,但决不是全部的真实。全部的真实,埋葬在我的耳里,眼里,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