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升级水陆两栖坦克 可形成巨大集群冲击力
近日,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刊登文章称,通过改进63型两栖坦克,解放军两栖作战火力得到大大加强。而就在今年的3月底,有台湾地区媒体报道称,台湾地区军方向美国采购的54辆71两栖突击车,3月28日在高雄地区左营台海军总部举行换装仪式,并进行了动态操演。仪式由台“海军总司令”林镇夷上将亲自主持。5月初,台军方宣布,这批71两栖突击车正式成军。
由此不难看出,两栖作战火力部队已经成为台湾地区军方发展的重点之一,因为他们认为解放军在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两栖登陆作战将是必不可少的作战手段。
外媒关注我两栖坦克发展
《简氏防务周刊》在文章中透露:近期,大量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63型两栖轻型坦克开始在解放军海军部队服役。这是中国增加两栖战车数量趋势的延续,目的是提高和加强两栖作战能力。
《简氏防务周刊》称,经过改进升级后的63型两栖坦克的数量估计在500辆左右,分布区域比较广,而且在提高解放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同时,两栖战车的火力也得到了增强。
解放军最初的63型两栖坦克只适合于进行局部武力投射,坦克可以承载三名武装人员,坦克的武器包括:85毫米口径坦克炮,7.62毫米口径(同轴)机枪,一挺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而改进后的63型两栖坦克据称对炮塔进行了改进,使用了全密封无缝装甲钢板,且换装了105毫米口径线膛炮。从弹道学角度看,这种坦克炮与解放军装备的许多主战坦克上的主坦克炮相差无几。
对于这次105毫米口径坦克炮的使用还有许多新改进的地方,包括新的弹壳弹回后坐力系统以及安装炮口制退器。这种10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弹药类型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高爆反坦克弹等。
《简氏防务周刊》声称,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种105毫米主炮能否发射激光制导弹药,但该型坦克可能安装了新型的昼/夜火力控制系统。如果该型坦克的主要武器系统完成改进和定型,那么届时63型两栖坦克将具有“射击移动目标的能力”,并且在第一轮打击的精确度上将有很大的提高。
虽然63型坦克完全是两栖坦克,但在水中的最大推进速度为12公里/小时,由车体后方两个喷水动力装置提供动力。这种两栖坦克的活动能力仅限于江河、湖泊和水流平静的近海岸。
而63型两栖坦克由于安装了新的全封闭无缝钢装甲并加长了车体前后部的长度,使得浮力得到增加,而且还改进了喷水动力装置。这些改进工作全面提高了坦克的两栖作战特性,特别是当这些两栖坦克投入两栖滩头作战时,其发挥的作用将会更大。
2005年8月,中俄两国举行了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63型两栖坦克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军演中公开进行抢滩演习,这也惹来更多国外媒体的关注。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平可夫认为,63型两栖坦克问世不过几年便进行重大改良、加速生产,这一动向表明中国海、陆军已经把两栖机械化登陆的课题放到了军队建设首要任务的高度。由最近举行的解放军跨海登岛作战演习中63型两栖坦克的表现分析,海军陆战队、陆军的联合登岛作战已经开始具备海上坦克集群实施波浪式反复冲击的特点。
不过平可夫也表示,由于运输工具的限制,目前的解放军海上坦克集群攻击力量依然停留在营级的规模,将来一旦解决大型两栖登陆舰船问题之后,63型两栖坦克可能从两到三个战略方向同时对台湾地区发动多批次、大纵深的师团级规模集群冲击。
解放军两栖战力发展十分必要
一直以来,“台独”分子将台湾海峡视作“安全屏障”,这也向解放军的两栖作战力量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5年7月底,南京军区装备部刘沈扬部长曾接受国内军事杂志《坦克装甲车辆》的专访。刘沈扬部长认为,自陈水扁上台后,台军的“台独”意识有所抬头,大量购置新型武器装备,并不断加大训练演习力度。
面对台军的这种发展动向,刘沈扬部长认为当前要着力提升突击、机动、信息、防护、联合作战和保障六种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突击能力又主要分为两栖突击、地面突击和空中突击,因此两栖突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刘沈扬部长也表示,当前我军的武器装备对于实施登陆作战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武器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主要问题:一是机械化程度低,装甲装备特别是两栖装备规模小,登岛作战所必需的两栖突击和纵深攻击能力不足。二是空中突击装备种类少,垂直登陆的规模和空中火力突击效能有限。三是破障装备少,满足登岛作战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次,部分武器装备性能还比较弱。例如火炮射程,射击精度,夜战能力以及防空武器都多多少少存在不足。第三,部分武器装备不够配套。这主要表现在:主战装备与支援装备不够配套,武器系统与指挥系统不够配套,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不够配套。
刘沈扬部长还透露,当前,解放军陆军和海军陆战部队要重点和优先发展七种武器装备。而位列首位的就是完善和配套两栖装备系统,将进一步提高两栖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水上作战能力、导航定位能力,同时也要提高配套的伴随支援、掩护和后方保障装备器材的性能。
对于63型水陆两栖坦克的性能,其总体设计师杨楚泉先生在接受《坦克装甲车辆》杂志的专访时表示,最初的63型两栖坦克与当时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美、苏两国的两栖坦克相比,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突出坦克火力。安装大口径火炮是中国坦克的一贯设计思想,当时63型两栖坦克安装的就是85毫米口径加农炮,而前苏联∏Τ—76型两栖坦克装的是76毫米火炮,美国安装的火炮口径则更小。第二,采用了两栖车辆上被公认的最佳推进结构,也就是喷水推进器,这样,水上航速达到11.5千米/小时,这与当时美、苏水陆两栖车辆相比,也是领先的。
第三,在水上航行时,车辆能处于全密封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风浪条件下航行的安全性。
目前,63型两栖坦克是在原63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主要改进了车体线型,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安装了105毫米口径火炮,并重新设计了喷水推进装置,车辆航速超过14千米/小时。由此看来,63水陆坦克的技术性能再次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台军急购二手战车弥补两栖战力不足
目前,台湾地区军方向美国采购的54辆71型两栖突击车今后将成为其两栖作战部队的主力。据报道,台军购买71型两栖突击车的计划代号是“飞马计划”,共采购48辆两栖突击车、4辆指挥车以及2辆工程救援车。
71两栖突击车长8米,空车重17.5吨,满载25.88吨。可以运载25人或4吨半物资,水上浮航时速达13.5公里,陆上最高时速更可达73公里,最高爬坡度约35度,并可在恶劣地形原地360度转弯。71两栖突击车携带35至45.5毫米铝合金装甲,部分车辆改装以色列附加装甲,可防护反装甲武器。车上配有旋转炮塔,火力系统主要依靠12.7毫米口径机枪和40毫米榴弹发射器,同时可发射烟雾弹,掩护车辆不受红外线制导武器攻击。
该车曾参加过海湾战争,在实战中暴露出一系列缺点,如:悬挂系统超负荷、通信设备过热、缺乏夜战能力、陆上行程短、速度慢、跟不上1主战坦克;水上航速低,不能用于超视距登陆等等。
虽然台湾地区军方宣称,台军早在1983年就开始向美国寻求购买7型两栖突击车,经过近20年的不断游说,美方终于在2001年同意出售该车。但实际上这些装备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淘汰的二手货。
目前,台军两栖部队的主要装备只能用“老旧”二字来形容。其中,5是目前台湾地区海军陆战队两栖战斗车辆的主力型号,1972年起陆续从美国购入366辆。30年来,300多辆“古董”级5战车只剩下不到200辆。另外,台湾地区海军陆战队装备有116和733型两栖装甲运输车约70辆,其中116约占三分之二。这两型装甲车是美国太平洋汽车公司于1957年5月开始设计的,也堪称“古董”级。
41轻型坦克是台湾地区海军陆战队现役装备中仅有的坦克。美国1951年开始生产该型坦克,台军1958年开始接收,因此更可以称得上“古董”级的代表。
从台军两栖装备总体情况分析,无论是41、116、733、5,还是更先进的71,在战争模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火力、防护性能都已经大大落后。更加重要的是,这几型装备均是二战后第一代或第二代传统登陆作战方式的产物,综合作战能力无法满足未来作战的需求。
《汉和防务评论》的总编辑平可夫认为,解放军63型两栖坦克的提早出现,使得台军只能更加迫切地指望进口类似12那样的主战坦克,以此夺回已经失去的海峡坦克战中的制胜权。 我们要努力研发,制造些新式武器,最好可以把日本夷平了! 只要能够做好抢滩登陆,台湾是唾手可得
但现在我们的兵力无法顺利投送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积极备战积极创新是必要的 空投加突袭,前后夹击,四方位同时进行,三维立体化战斗模式,首先抢得制空权,马上突袭团、海军紧随其后抢得制海权,海空掌握后,空投机动师,后方发起突袭,四方进行登陆抢滩,只要抢滩成功,后面的就容易了。 有图片吗?发来看看.call:P sisuo$%
页:
[1]